2019-10
我院是具有资源与环境领域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是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获全省双一流重点学科建设学院,三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录,获批全省首个专业博士点。我院是贵州大学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最全的学院之一,拥有5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授权专业、2个博士授权点以及1个博士后流动站。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完备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乌当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余个,省部级科技人才创新团队3个。学院现有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人,省管专家5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省“十层次”人才1人,省“百层次”人才4人;专任教师133人,博士占82%,双一流高校毕业占78%,有海外留学经历占24%,副教授50人,教授33人,硕导和博导120人。近三年来,学院获纵向科研项目283项(总经费12480万元),发表论文552篇,其中SCI/EI收录367篇,列全校前茅。环境与生态学和地球科学2大学科影响力进入ESI全球前1%。由赵元龙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第11颗(贵州首颗)“金钉子”,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团队获“新时代的贵州人”荣誉称号,团队成员在《Nature》发表文章1篇,实现了贵州大学零的突破。学生获得全国性赛事以及省级赛事奖项30余项,其中一等奖9项。学院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我院自1958年成立以来,培养了中国工程院殷跃平院士等杰出校友约12000人,已成长为相关企业、行业、部门的骨干力量,就业率95%以上,近两年继续深造率45%以上。
The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Guizhou University combines the need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alents in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 karst area in China, take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servi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eam and base construction as the carrier, and student training quality as the goal, and effectively carries out the work of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After nearly 60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departments of geology, resources engineering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of 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college has become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llege with high integration of Geoscience,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related disciplines, significa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ertain social influence.At present, the college has 101 faculty members (including 14 professors, 28 associate professors, 12 doctoral supervisors, 3 provincial management experts, 2 provincial excell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2 provincial hundred level talents). 65% of full-time teachers have doctoral degrees.The college is one of the three key disciplines of 211 phase of Guizhou University, the ke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promotion plan, the national key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of one province, one university and th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units. At present, the college has four teaching departments of Geoscience,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ydrology and groundwater engineering, and six undergraduate majors including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mong which the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s a demonstration undergraduate major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an outstanding engineer in Guizhou Province Training program major. The college has five complet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laboratories, Guizhou University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testing center, guida zhengxia Joint Engineering Testing Technology Center, and 800 sets of various experimental equipment (sets) of nearly 34 million yuan.The college has three master's degree authorization points (including 12 second level master's degree authorization points) of geology,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two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authorization points of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 a provincial key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four key laboratories of karst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four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ies, provinci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s, one national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base, 29 teaching practice bases and practice teaching bas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and the existing provincial-level ones Two innovation team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This series of innovative platforms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learning and resear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raining base for senio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geological engineering, hydroge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and other fields in Southwest China and our province.After years of efforts, the colleg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elds of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ominant sedimentary mineral resources,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karst mountain areas, process and control of m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karst environment, karst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etc. Since 2013, the college has obtained more than 130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s,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unds and other vertical projects, and nearly 1000 social service projects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overburden assessment, 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leaner production audit assessment / acceptance, energy conservation assessment, resource audit, etc.),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presided over and participated in won one first prize, two second prizes and three third prizes of Guizhou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published more than 400 papers and 8 academic monographs.Graduates of the college can work in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construction projects (road engineering, underground and Tunne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urvey, design and planning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research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etc. for many years, graduates of the college have become The backbone of relevant enterprises, industries and departments has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贵大资环网讯)2020年9月20日下午,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年中学术交流。学术交流会邀请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超教授和重庆大学陈结教授作特邀报告,重点实验室各方向的骨干教师做本方向的研究进展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所有成员以及部分博士生、研究生参加了学术交流会。李超教授应邀做了《“白云石之谜”与古海洋化学演化》学术报告,陈结教授应邀做《盐矿水溶造腔技术及溶腔综合利用》学...
(贵大资环网讯)2020年9月20日,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推进会在贵州大学西校区资环学科楼436报告厅顺利召开,学院、重点实验室党政领导班子、邀请专家及实验室全体成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按照既定议程进行。上午,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吴攀教授首先做了实验室建设进展报告,对实验室批准建设以来的成果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实验室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照标准找差距,指出了实验室下一步的工作重心。随后...
(贵大资环网讯)2020年9月19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崔鹏院士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资环学院副校长吴攀教授介绍了贵州大学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战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滕召华同志参与合作交流事宜,地质工程系主任左双英教授介绍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专业结构、研究方向、教师队伍以及当前面临的困难。崔鹏院士认为贵州大学以“双一流”国家战略为契机,在师资队伍建设、高...
热烈欢迎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领导一行来我院调研2019年11月1日(星期五)上午,资源环境学院405会议室,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宏副院长、环境科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蒋茂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主任张卫华和土地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廖兴勇一行莅临我院进行工作调研。我院党委书记滕召华、副院长周丕康、副院长...
贵大资环网讯(夏鹏 报道|摄影 龙克树)2019年7月15-16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代钊研究员应邀来院436学术报告厅为学院师生讲授《碳酸盐沉积》、《层序地质学》等课程。陈代钊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碳酸盐沉积》课程,重点阐述了碳酸盐矿物特征及识别、灰岩的组成部分、灰岩的类型划分、碳酸盐岩的沉积构造、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白云岩化作用等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国际研...
(贵大资环网讯 杨国生|报道)5月25日早上9:00,我院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举行的以“地质精神永相传、新型能源我了解”为主题科普论坛日活动。活动由贵州省新能源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小组和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举办,活动目的在于让人们学习地质精神,拓展思维能力,感悟科学的魅力,与此同时,进一步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来...
贵大资环网讯(陈世万、彭雄武 报道|史文兵 摄影)2018年12月25日下午2点,资环学院地质工程系全体老师在学院405会议室召开教学研讨会,就一年来在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各位老师各抒己见,发表许多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 随后在地质工程系左双英和史文兵老师的带领下,12位老师和5位研究生一行17人赴贵阳市南明区小寨滑坡现场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贵州省有色地质工...
(贵大资环网讯 韩志杰|报道)2018年10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大学承办的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地下水与自然资源保护研讨会在贵阳召开。围绕“地下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主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领导、贵州大学吴攀院长以及来自中外的近240余名水文地质专业专...
(资环新闻网讯 吴道勇|报道)2018年10月12日-16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长安大学承办的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在西安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与生态环境——新时代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会议紧紧围绕新时代工程地质理论、“一带一路”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黄土高原工程地质与生态环境、交通建设与工程地质、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工程地质新技术与新方法等议题与国内外专家学者...
(贵大资环网讯)2018年10月10日,由贵州大学研究生院举办的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评估会在资环学院举行,五位来自国内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的知名教授学者,对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点进行学位授权点现场评估。本次评估组组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地质工程领域协作组组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唐辉明教授,专家组成员分别是教育...
(资环新闻网讯 研究生吴贻创 报道)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地质科技工作者在新时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落实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的各项工作,2018年9月26日-28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辽宁省地质学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协办的第四届北方岩溶和岩溶水学术会议在辽宁沈阳召开...
(资环网讯)7月5日上午10点、“全球寒武系第三统暨第五阶金钉子落户贵州”新闻发布会在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建军、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彭善池、剑河县委常委副县长田景甲、资环学院院长吴攀、“金钉子”项目牵头人、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赵元龙出席会议。数十家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澜主持发布会...
应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吴攀教授和喀斯特重点实验室何守阳副教授邀请,美国肯塔基大学Alan.Fryar副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彭涛副研究员一行于2018年6月20日来实验室和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期间,Alan.Fryar副教授和彭韬副研究员参观了喀斯特重点实验室和贵州大学新校区,并于6月20日下午14:30在学院436楼会议室分别作了题为“Thermal and Chemical Responses of Springs to Forcings at Multiple T...
(资环新闻网讯)5月11日上午十点,开云官方注册在新校区西楼105隆重举行了贵州大学第四期“黔岩”学术讲座,特邀嘉宾钟世航研究员给全校师生近300人分享了具有创新与启发性的科普报告:《岩土工程在身边》。本次讲座由矿业学院左宇军教授主持。左宇军教授“一带一路,星辰大海;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年近八十的钟老先生声情并茂地指出:“岩土工程专业承担了国家经济发展、民生需求中的诸多...
“资环”与“资环”之间的碰撞——记我校资环学院与遵义师院资环学院交流会召开(贵大资环网讯)5月11日下午14时,遵义师范学院(以下简称遵义师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一行人来到我院405会议室,展开了一场“资环与资环之间的碰撞”学院交流会。出席本次交流会的领导有我院党委书记滕召华、院长吴攀、副院长周丕康、刘方,院党委副书记徐进,遵义师院资环学院党委书记刘焱、院长高智席、党总支书记张翼及两院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学院各...
2017年10月20日–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倡议,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质研究所主办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地下水科学青年论坛”在广西桂林市举行, 论坛皆在促进我国地下水科学青年学者的成长,提升我国地下水科学的整体研究水平,来至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以及全国各环境保护系统的63个单位300余名地下水科学青年学者围绕地下水方面的新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资助项目清单,贵州大学2017年共有92项获得立项,立项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95位,总立项金额达3554.5万元。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共获资助项目5项,直接经费共170万元,获资助项目数、经费数和资助率均创实验室历史新高,其中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7年度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在集中受理...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受理期资助项目清单,贵州大学2017年共有92项获得立项,立项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95位,总立项金额达3554.5万元。我院共获资助项目9项,直接经费共305万元,其中面上基金1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 这是继今年1月以吴攀院长为首席科学家的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喀斯特地区重金属污染过程...
3月18日下午,我院吴攀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喀斯特地区重金属污染过程与防控机制研究”项目工作布置会在孔学堂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专家组河海大学陈喜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贵州省政协农村工作委员会刘作易研究员、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周琦研究员,中科院地化所所长胡瑞忠,校党...
3月18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2016年度资助项目实施启动会在新校区崇义楼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省科技厅副厅长安守海主持。我院吴攀教授主持的“喀斯特地区重金属污染过程与防控机制研究”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再华研究员主持的“喀斯特筑坝河流水安全评估与调控对策”为首批资助的两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
谢树成院士等四位专家莅临学院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和交流国自然基金申报经验2024年1月16日应开云官方注册付勇院长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谢树成院士、罗根明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冰(杰青)、孙元林教授四位专家来学院指导学科建设工作并就2024年国自然基金申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交流会于1月16日14:30在行政楼202举行,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付勇主持了此次交流会,贵州大...
2018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主持人姓名所在学院专业学号导师姓名职称申请金额(元)计划完成时间项目预期成果小组成员姓名1岩溶裂隙水地下含水层的地下水溶质运移特征研究-以贵州大学水文地质试验场为例余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719000262刘埔讲师12002019.10结题报告文继成、陈丹、王名鑫、石武瑞2硫属化合物在光催化合成氨中的应用黄铭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160...
贵州大学教务处文件校教发〔2018〕83号关于批准2018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立项研究与建设的通知各学院及相关单位:根据《关于组织2018年贵州大学“SRT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校教发〔2018〕56号)文件要求,经学生申报、学院初审、学校评审,现批准381个项目作为2018年校级“SRT计划”项目予以立项(详见附件1),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资助经费批准立项的项目,将根据合同书的签订情况,项目经费将划拨至相应学院创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4年10月获批设立,坚持以促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指导精神,以项目为引领推进科研进展,不断加强建设师资队伍并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努力吸引和培养高级人才。我站主要依托于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及一系列研究平台来开展科研工作。目前,我院博士生导师13人,已遴选博士后合作导师4人,分属两个三级学科方向:地球化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合作的实验室包括1...
贵州大学地质学学科是贵州大学“中西部提升计划”和“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学科,创建于1946年,1958年重建,1982年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地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与地层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012年获省级特色重...
地质学建设和发展的历史久远,1946年,在地质学家丁道衡和乐森璕的积极倡导下,成立贵州工学院地质系,丁道衡任系主任。此后,知名地质学家丁道衡、高平、肖序常、付锟、周德忠等多位著名教授在系工作和学习。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建设,地质学学科分别于1982年和2000年获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和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获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近十多年来...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为适应贵州作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矿产资源基地,以及重大工程建设和岩溶地质灾害防治的发展需求,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高层次人才,为贵州矿产资源与重大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咨询,直接服务于贵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成为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和科研高地。一、学科历史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18年获...
贵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贵州省唯一一个拥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充分利用多领域、多研究方向的优势,立足贵州,紧密围绕贵州历史遗留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深入地方和企业,政产学研用结合,不断研究和探索,在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环保知识普及、环保培训等方面,为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
师资队伍
包裹体显微测温系统
烷基汞分析仪
测汞仪
高分辨环境扫描全自动矿物分析系...